近日刚刚发布的《IDC 2018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研究》中称,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存在着四小龙: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

很多人认为2018年势必是计算机视觉抢占行业,战火进一步升级的一年。然而在这之前,四小龙已经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并决定了各自的未来。

四小龙中最为鲜明特色的两大独角兽:融资派的商汤科技和实干派的云从科技。

融资狂野派:商汤科技

让我们先来说说名噪一时的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与中国移动在线服务有限公司(中移在线)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加快人工智能市场发展。据商汤自媒体宣传,最近发售的小米8和Oneplus8也正是使用着商汤的技术(也包括小米8探索版)。但据动点科技等媒体报道,小米8探索版的3D结构光技术的应用是由以色列 Mantis Vision 公司自主研发。

但提到商汤,第一反应一定是:融资!融资!再融资!哇,又融了?

2018年4月-5月,短短一个半月内,商汤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完成了高达12.2亿美元的融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需要如此高频度地大额融资?

首先,是养不活自己。你听说过BAT融资吗?

其二,是平台化后的泡沫。实际很难有用户依存度。

北上广一定会记得2014-2015年O2O风口时期的爱屋吉屋。二手房线上中介的爱屋吉屋,曾占领北京、上海网签头把交椅,号称“野蛮人”,融资也是直达E轮。蔡明代言,地铁、分众、广播、公交都有知名的“只需一个点”。然而就是这“一个点”,即1%的中介费,害惨了爱屋吉屋。跑得快,或许死得也快。多年后,我们已经只能看到闷声实干的中原、链家。

从商汤科技身上,我们看到了“野蛮人”爱屋吉屋野蛮生长的影子。

商汤科技恐怕也在经历同样的故事:6月18日微信公众号“差评”援引“量子位”的说法——在中部某省份的竞标中,600 万元的竞标价,最后中标者拿下的价格是 400 万,令招标者欢欣鼓舞“为国为民省了一大笔钱!”

之所以这么玩,是因为案例可以当做“融资BP”里的重要数据,在生意中赔掉的钱,可以推动更大的融资,也算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已经有一些地方标的案例,中标价低到硬件成本都无法满足。和当年的爱屋吉屋一样,1%的中介费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运营成本,最终也死于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号称拥有120位AI博士。而授权一个手机品牌只需要一百多万就可以买断技术——靠什么养活他们?靠融资。

实干文艺派:云从科技

云从科技孵化于中科院,中科院白春礼院长特别关注并多次考察企业。同时也是“面对诱惑最有自控力”的中国AI企业。除了云从科技以外,其它企业都有海外资本加持,而云从科技从始至终只接受国内资本。

虽然主动放弃了一大部分资本介入,云从的掌控行业能力不容小觑。云从是银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在刚刚亿欧网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榜单”上,云从和商汤等企业一同被预测为2018年预计营业收入10-20亿元,处于第一阵营。

或许掌控行业的能力与融资量并无太大关系。

国家的关注,也从来不会与融资挂钩。

5月28日至6月1日,两院院士大会会议期间,大会指定刊物-中国科学报在第2版用大量篇幅介绍了云从科技在产业化方面的成绩。

不仅仅是“考察”与报道,也需要云从支撑国家“以人工智能筑就中国梦”。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云从科技与百度、腾讯、科大讯飞,承担“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再次确定云从科技承担“高准确度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项目”建设任务。

云从科技也有属于自己的问题:研发团队核心强,但人数不足。2月时宣布国内首发3D结构光技术(IphoneX的FaceID),但迟迟没有产品化进展。其它产品过于务实,

同时行业部署深度大,还要承接国家的人工智能平台任务,负担繁重。除了现已深耕的金融,以及安防、机场这三大行业,扩展更多新行业会出现更多竞争对手。

最终会以商汤科技为首的融资狂野派取得胜利,还是文艺实干派的云从科技完成弯道超车,还请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人工智能世界杯角逐,还有很多好戏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