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东湖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根据规划,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要在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全国领先的人才培养基地、产业竞争力进入国内第一方阵。到2020年,光谷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光谷每年将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光谷相关企业集聚高端人才、领军企业引进和培育、提升计算能力、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创新应用、产学研深度合作等,以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扶持和推动产业发展。

东湖高新区配套出台《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对高技术人才落户、企业建设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平台、举办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方面给予奖励或补贴,领军企业和“独角兽”落户最高可获1亿元。

此外,光谷还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去年,光谷在智能制造、智慧商圈、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遴选24个互联网+人工智能项目开展示范应用,共计给予1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链接

百余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光谷

据悉,目前东湖高新区已集聚100余家从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

语义识别方面,飔拓科技公司在语义识别、意图识别方面国内领先,拥有自然语言处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并在恒生电子、万达网络、国家民委等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

机器视觉方面,拥有天远视科技、海达数云、极意网络、华正空间等一批重点企业。武汉天远视科技在机器视觉、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形处理的算法领域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国内领先。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I3D产品系列(多项专利),在军区、总参、国土、电力等部门主导或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无人驾驶方面,拥有依迅电子、光庭科技、卡比特、极目智能、众向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依迅电子公司发布了高精度北斗5G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车在武汉三环线试跑58.4公里,累计测试里程11000公里。

智能机器人方面,拥有奋进电力、华中数控、需要智能、汉迪科技、智味来创新等一批重点企业。中新红外(武汉)公司研制的三维红外智能检测航空机器人技术水平全球领先。需要智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机器人运动与控制、机器人执行与操作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2016年,光谷推动成立了“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创业联盟”,会员单位和个人已达近百个。目前,正在启动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一个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高水平、国际化人工智能产业园,为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支撑。

(长江日报记者肖娟、通讯员王少雨)

解读>>>

“人工智能七条”条条真金白银

2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每年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集聚高端人才、领军企业引进和培育、提升计算能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创新应用、产学研深度合作等工作。

人才落户每人最高奖励100万元

对新落户东湖高新区的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给予奖励,每人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对年度个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于5万元的企业员工,每年给予其个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奖励,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200万元。

领军企业和“独角兽”落户最高奖1个亿

在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方面,对在东湖高新区新设立总部、第二总部、研发中心的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三年内研发人员规模每增加100人,给予1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亿元。其中,对于在人工智能某个细分领域取得全国领先地位的企业,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

投资计算能力平台最高补贴2000万元

东湖高新区鼓励企业提升计算能力,对企业在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平台,一次性给予其建设投资额3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对企业年用电费用超过30万元的,按照实际费用的50%进行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办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最高补300万元

东湖高新区鼓励产业联盟、领军企业或独角兽企业与政府部门一起举办以“中国光谷”冠名的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获奖项目给予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建产学研平台最高补2000万元

东湖高新区支持领军企业或独角兽企业、产业联盟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人工智能研究、检验检测等平台,给予其建设投资额3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一企一策”“从高不重复”

如本政策条款与东湖高新区其他政策条款支持内容重复,企业可本着“从高不重复”的原则选择其一申报。“一企一策”重点支持项目政策执行期内,不重复享受本政策。(长江日报记者肖娟、通讯员王少雨)